一杯拿鐵的價值:讓我每天願意繼續前進的理由
拿鐵,是我選擇留下來的日常小確幸
我的生活很簡單,幾乎是兩點一線的日常:正職、兼職,假日也在工作,很少社交,沒有太多娛樂。但我仍然為自己保留一件小事——每天早上喝一杯大杯超商拿鐵。
這不是衝動購買,而是我特地在超商活動時一次囤好幾杯,把成本控制在 40 元以內,納入每月預算。不是為了省錢而喝咖啡,而是為了不讓「過生活」這件事被省掉。
這杯咖啡,是我留給自己的餘裕,是讓我每天願意繼續前進的一點動力。
一杯拿鐵的價值,不只是價格,而是我選擇的方式
我很清楚地知道,這杯咖啡不是必需品。但它存在的意義,在我生活裡卻比許多「理所當然的開銷」還要重要。這是我給自己的選擇權,不用請假、不需解釋,只是一杯熱咖啡提醒我:「你正在走自己的路,而且可以持續下去。」
- 它提醒我,我不是機器
- 它替代了其他高成本的慰藉方式
- 它讓我在節制中,還能感受到一點生活感
- 它是我選擇留下的「非必要但重要」的支出
不是消費成癮,而是有意識的保留。這是一杯我願意為自己買下的價值感。
每月財務配置:穩定、清晰、不焦慮
每月定期定額投資 ETF(006208)富邦台50
我從一開始就是選擇 006208(富邦台50),起初每月投入 5,000 元,如今將金額提升為 每月 10,000 元,仍維持長期定期定額的策略。
不追求短期暴利,不玩當沖、不追流行,也沒有太多心力研究個股。我相信只要持續、規律、穩定地投入,就能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資產厚度與信心。
從記帳 App 轉向「預算分配」管理方式
早期我使用記帳 App 詳細紀錄每一筆支出,是為了建立自我覺察。現在,隨著對自身收支結構的掌握提升,我已經不再逐筆紀錄,而是採用「每月預算分配制」:
- 必要開銷(房貸、保費、交通等)
- 理性想要(咖啡、閱讀、偶爾聚餐)
- 投資與儲蓄(定期定額+預留機動彈性)
我也將大部分支出改為 行動支付或信用卡,主打簡單明確的 現金回饋制信用卡。紅利回饋制雖然選項多,但計算太複雜、不夠實在很,我更偏好能直接現金折抵帳單的回饋機制。
我的愛卡:永豐 DAWHO 現金回饋信用卡
我的永豐推薦碼:0A69KAS
留下一杯拿鐵的預算,是為了持續下去的能量
你可能會覺得:「這樣的生活不是太苦了嗎?」
但我反而覺得,真正能撐住生活的,不是完全剝奪,而是找到可以持續的方式。
這杯拿鐵,不是浪費、也不是獎勵,而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——我正在為生活努力,也允許自己擁有一點點舒服。
我推薦的資源:讓生活有感,讓財務有序
《最小努力存錢法》: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務自動系統,從預算到實踐
《小錢思維》:不只是消費習慣,更是關於生活選擇的思維訓練
《原子習慣》:用微小改變累積巨大成效
可透過博客來聯盟連結購買,支持這篇文章與創作的延續。
工具推薦
• LINE Bank/街口支付/全支付/PX Pay + 回饋型信用卡:結合日常採買與簡單明確的現金回饋機制,有效提高支出效率
• 預算規劃表(Excel 或 Notion):比起每日記帳,更有助於每月宏觀檢視與控管節奏
願你也能找到自己的「一杯拿鐵」
你不一定需要一杯拿鐵,也可以是一場散步、一本書,或是一段靜靜無人的時間。
但無論你怎麼選擇,請記得:生活不能只有壓力與成本,也要留下自己選擇的餘裕。
這杯咖啡,就是我為自己保留下來的一點光。
而你,也值得為自己留下一點什麼。
也可以跟我分享,你的「一杯拿鐵」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