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專家才開始,而是開始讓人成為專家

我不是一個專家。

但我選擇開始。

我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,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,也不是因為「已經很厲害」才有資格分享。

其實,一開始只是因為——有太多記錄值得留下來。

我記下我如何從月薪三萬開始理財,記下我怎麼學著面對金錢焦慮、怎麼選擇第一筆 ETF、怎麼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……這些內容,或許不是什麼「知識含量很高」的專業文章,但它們是真實的。

在寫的過程裡,我才發現:

分享不是一種結果,而是一種過程。

一、開始寫,不是因為我知道得多,而是因為我學到一些
很多人會覺得:「我不是專家,我沒有資格教人。」

但我想說的是——你不需要是誰,你只需要真誠記錄你正在經歷的。

像我寫的第一篇關於「存錢紀律」,不是因為我已經財富自由,而是因為我經歷過幾次亂花錢後,終於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
我不是在告訴別人怎麼做才對,

我只是記錄:「我這樣做,對我來說有用。」

這就是價值。

二、別因為還不夠厲害,就延後開始的

我們習慣在「準備好了」之後再出發。

但現實是,我們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夠準備。

我還記得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,也很猶豫:如果有人覺得我寫得不夠好怎麼辦?

如果我自己三個月後又有不同觀點,會不會現在的內容顯得很幼稚?

但後來我意識到——「不夠完美」才是真實的樣子。

這樣的紀錄,不只留下我每一階段的想法,也讓我在回顧時看見自己怎麼一步步成長。

而這樣的軌跡,也能成為別人的參考與鼓勵。


三、成為專家的路上,最重要的是「持續做」
比起想清楚才做,我更相信「邊做邊學」的力量。

寫部落格讓我練習整理思緒,也讓我練習怎麼說明一個觀念、怎麼用對方看得懂的方式傳遞訊息。

這些過程不是天生會的,是在每一次「把想法寫下來」的行動中慢慢練習出來的。

很多人問我:你怎麼找到風格?你怎麼知道別人會想看?

我想答案是——一開始都不知道。但因為開始了,所以慢慢看見了。

你不是專家,也可以開始

寫這篇的當下,我也還不是什麼「厲害的部落客」。

我還在累積內容,還在練習經營 IG,還在試著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。

但我越來越確定一件事:

我們不是因為是專家,才有資格開始;而是因為開始了,才有機會變得更清楚、更穩定、更有力量。

所以,如果你也有什麼想分享的經驗,或是一段你正在摸索的路——不要等到覺得自己很厲害才動筆。

你現在記下的,也許就是別人最需要的提醒。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