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沒在等待機會,我正在打造他
30歲的我,正走在一條不太輕鬆、但很清楚的路上。
我選擇的是 FIRE —— 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。這條路不等於逃避工作,也不是追求一夜財富自由,而是希望在未來能夠主動選擇工作與生活的方式,擁有真正的選擇權。
目前我有正職一份、兼職三份,日常幾乎排滿,但我並不倉促。每一步都是我選擇的節奏,用穩定、理性的方式,打造屬於自己的財務藍圖。
🔍 每月收支概況
📥 收入:約 90,000 元/月
正職收入穩定
三份兼職提供彈性且多元的現金流
收入來源未來有潛力轉為部分被動收入
📤 支出:約 50,000 元/月
項目 金額
飲食 9,000 元
加油/保養 1,000 元
基本保險 5,000 元
家用支出 25,000 元
雜項支出 15,000 元
💡 儲蓄率約 44%,維持穩定。目標是逐步提升至 50% 以上。
💼 投資與資產配置
我目前的策略是穩健與成長並行。分散投資、定期定額是我保持紀律的方式,也是累積資本與信心的重要過程。
🪙 ETF(定期定額)
006208(富邦台50)
⭢ 聚焦台灣大型權值股,穩定性較高
00924(復華S&P500成長ETF)
⭢ 投資美國 S&P500 成長股,重點涵蓋科技與創新產業,屬長期成長型配置
📊 基金
標的:美國科技主題基金
投資金額:100,000 元
策略:看好未來10年的科技發展與創新產業,作為成長型資產配置
類別 金額
台幣存款 500,000 元
外幣存款 200,000 元
基金 100,000 元
ETF(定期投入中) 持續累積中
預售屋頭期款 1,480,000 元
合資房產 700,000 元
資產總計 約 2,980,000 元(不含 ETF 當前市值)
📌 目前無重大負債。預售屋交屋後如有貸款,將納入未來財務規劃與償債策略。
📈 我的 FIRE 目標與下一步
我目前處於「資產累積期」,短期內不急著退休,而是想先建立穩定的現金流結構,為未來自由的生活形態打底。
📌 未來重點規劃:
穩定擴大 ETF 投資部位,提高每月定期定額金額
控制支出結構,進一步提升儲蓄率
等待預售屋完工後出租,實現現金流進帳
合資房產若轉為收益型物件,將重新評估資產報酬率
保持靈活與風險分散,穩健前進、不急躁追求高報酬
✍️ 結語:生活的選擇權,不是天賦,而是累積
我寫下這篇文章,不是因為我已經自由,而是因為我正在努力變得自由。
選擇的自由,不是命好才有的,是一筆一筆存下來的。
FIRE 不是我的終點,而是我人生節奏的主旋律。
它提醒我:人生可以不只是「要做什麼」,也能是「我想怎麼活」。